医学救援

救命的心肺复苏术(CPR)
作者:中医救援协会    时间:2014-06-30

救命的心肺复苏术(CPR)

“心肺复苏”的问世

  急救最基本、最重要、最首先的目的是“救命”,而救命最重要最关键的技术即是“心肺复苏”。为“救命”而赋予如此重任的心肺复苏术,却只不过五十年的历史。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心肺复苏术基本上不存在。呼吸心跳骤停往往因麻醉过深等医疗意外事故发生在手术台上,其它原因导致的猝死也发生在医院内才有可能进行抢救,实施当时条件下的复苏,因对象少,技术差,效果也多不理想。而在医院外的环境如家庭、公共场所,一旦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现场人员无从下手,只有等医生来后再行处理。而医生到达现场时间不仅长,到达后也是束手无策,抢救时机丧失殆尽,而20世纪60年代前,人工呼吸是采用压胸、压背等方法,呼吸复苏效果很差;对心脏骤停,在现场没有抢救措施,所以复苏成功率极低。

  1950年,美国彼得·沙法医生(Peten Safa)等通过阅读一位助产士用口对口通气的方法复苏刚出生的婴儿,使他们“再次发现了”这一方法。1958年沙法医生等证实了口对口通气的有效性。1960年考恩医生(kovwenhoren)等发现用力胸外挤压可得到明显的动脉搏动,于是胸外心脏挤压术产生了。“几年后,沙法和考恩通过偶然的谈话,认为同时作胸外挤压与口对口通气是合理的”。因为口对口吹气人工呼吸法的应用、推广与普及,使得呼吸(肺)复苏在现场的实施得到了保证。胸外心脏挤压的应用、推广与普及,也使得心肺复苏及时有效的实施得到了保证。两者有机协调配合进行,使得呼进去的氧气进入血液循环,含氧血液灌注心、脑等重要脏器,给人体复苏提供了可能。不久,沙法医生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即心肺复苏法。鉴于这种方法十分简单,使得它能广为传播,“所需要的一切,只是两只手”。心肺复苏所带来的希望是,在“在美国和欧洲,每天平均能挽救1000例院外猝死病人。”所以,沙法医生被当代称为“心肺复苏之父”。

  随着心肺复苏的不断普及,对猝死抢救成功的病例越来越多,使得不少生命处在濒死边缘的患者被抢救过来。所以,学习心肺复苏的知识与技能,实在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心肺复苏术的“入世”

  心肺复苏术是当前世界各国大力普及的重要急救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中,心肺复苏风靡全球。可以说,上自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都在倡导并身体力行,技术很快“入世”。因为心肺复苏术是在生命垂危时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急救措施,它对因突发急症、意外事故导致的即将或刚刚停止的呼吸、心跳的恢复,是一种“救命技术”。由于心肺复苏培训一般需要3 年时间重复训练,所以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成为了欧美等发达国家可谓“无人不知”的救命术。我国起步不晚,亦自70年代中,但直至80年代后才发展较快。

实施“心肺复苏”,具有“对象”

  心肺复苏似乎具有“起死回生”的功效,那末,只要及时正确使用它,任何呼吸、心跳停止的危重伤病人均可以被“救活”?!我们应该科学、客观地来认识救命的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主要是对突然发生循环骤停病人的有效急救技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是“猝死”,而猝死的众多原因中以心脏猝死最为常见;以及不少本来在健康地正常地生活、工作,因遭遇突来的“天灾人祸”而导致呼吸循环骤停。也就是说,生命本不该此时终止,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或基本良好,这些都是心肺复苏的对象。

  人们会发问,为什么在心肺复苏中专门谈及“猝死”呢?追溯复苏的由来,可发理解为猝死才需要复苏。寿终正寝的“生理死亡”或称“老死”,“病入膏肓”的死亡称为不治之症的死亡,用“心肺复苏”或“复苏”这一观念是不确切的。因为从科学的定义出发,从生物学的自然法则论述,“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人死是不可能复苏的,即人死不能复活。

  我们这里讲的是,因为严重急症突然引起循环骤停,如急性心肌梗死导致心室纤颤以及意外伤害突发事件如触电、溺水、塌方、急性中毒等致心跳呼吸骤停,人体的机能并未到达“山穷水尽”之时,此时争分夺秒,抓住抢救时机,对处在濒死阶段,呼吸、心跳即将停止,或刚刚停止,处在临床死亡阶段(俗称“假死状态”),而并未进入生物学死亡阶段(即“真死状态”)的病人,挽救生命(即“复苏”)既是可能的也是必须的。这是科学精神与人道主义的结合,是帮助他人的最高风格。所以,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社区集体,心肺复苏普及率的高低,也是衡量社会风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

心肺复苏的科学、人道内涵

  心肺复苏,是20世纪医学走出科学殿堂、走出医院,走向社会,走到社区,走上家庭,走进人群最为成功、也是最受欢迎的医学学科。它既有高深的科学理论和研究成果、临床实践、专业教育,它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推广价值。

  在发达国家,无论是上自总统元帅,下至黎民百姓,人们对它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更有不少民众为之学习知识,掌握操作,以在“万一”时“救人一命”。美国总统克林顿在2000年5月,曾在白宫一次例行周会演讲中专门讲到了心肺复苏的功效。

  根据权威资料报导,2亿多人口的美国至2000年,心肺复苏的规范培训人数已达7000万人次。老布什总统和今朝之小布什总统对此也是十分重视,请专家至白宫培训普及心肺复苏的知识与技能。

  心肺复苏是对不该终止生命的宣战,是对“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的呵护,是使生命重现辉煌的点燃,是社会人道真情的闪光。心肺复苏医学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深刻的哲理,无论是2008年在北京举办奥运会,还是此后上海的“世博会”,以及此前此后众多的大型的国际性活动,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平时的生活、生产、工作中。我国心肺复苏医学走入社会、社区广泛人群的教育培训,在科学技术的先进权威与规范,人道伦理上的高尚、友爱与民主,都无不融入着专家学者们的科学精神、学术水平、职业道德和教育成果,体现着我国政府及主管部门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因此本书著者及本书审定的专家们,对当前我国心肺复苏教育培训已受到政府的关切,民众的积极参与深感欣慰,但对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是不规范、无评估等严重的弊端深为担忧。应尽快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予以改进。

  因为世界注视着迅猛发展的中国,奥运会期间更是聚焦于中国,何况如此空前规模的全球性的激烈体育比赛的盛会,全球不仅体育健儿也是各界精英相聚,如果一旦发生危重急症、意外伤害乃至突发事件,“第一目击者”及急救专业人员、医生的水平、实际能力将会受到严峻、公正、客观的考验。我们约不能“有负重望”!

  正如彼得·沙法教授为本书主编在20世纪90年代的《现代急救医学》专著所写的序言中说道:“世界正以极大期望注视着中国,以便了解这个已经能够建立在生机勃勃和组织良好社会体系人口最多的国家,将如何发展现代急救和复苏医学的潜力,并与传统的医学相结合,不同国家的研究者与急救医学保健提供者应当相互学习,最大程度降低世界范围内的提前死亡和残疾。”

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国际指南

  为了迎接21世纪,全球110个国家、地区的医学专家们,总结心肺复苏(CPR)创立实践四十年以及心血管急救之理论经验,历时八年余,于20世纪末,2000年9月,由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在美国圣地亚哥主持举行了《2000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国际指南》(Guideline’s 2000 for CPR &ECC)发布大会。这部凝聚着全球众多医学专家心血(也包含中国专家心血),以科学为依据,证据为基础,面向新世纪的重要学术著作,不仅对于急救医学乃至整个医学领域都具有深远影响。本书著者应AHA之邀参加了会议,并与亚洲太平洋地区各国的专家们进行了讨论。在会上,著者受AHA委托,担任中国大陆中文版的组织、翻译任务。在十几位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全书的翻译并经AHA审阅出版。由于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之国际指南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因此科学、通俗地将该权威专著用“科学普及”形式面向社会、社区普及至关重要,《生活·奥运与急救》也反映了该专著很多内容。

  该国际指南对CPR予以极高评价“鉴于这种方法十分简便,使得它能广为传播。‘所需要的一切,只是两只手’。本方法所带来的希望是,在美国和欧洲,每天平均能挽救近1000例院外猝死病人。”

  美国心脏协会及国际上权威行业、学术团体负责编著的“指南”等,一般每5年在原著基础上作一些修订,这是十分可取的与时俱进的科学作风。这部《2000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国际指南》的经典之作,当然自2000年9月问世后,也需要根据实践及科学进展作必要修订,所以,2005年在原著基础上有少许修改出了修订版。这少许修订与原著并无多少出入,保持着原著的科学思想、理论、实践和方法。在科学问题上,尤其是对与生命安全、身体健康有关的重要学术,一定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所以,被当代医学界视为经典的这部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的国际指南《Guideline’s 2000 for CPR &ECC》,不是“时尚”!